一个碳化硅巨人的非自然死亡
2018年那个夏天,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。特斯拉Model 3刚交付不久,就被各路机构拆了个底朝天。 他们在车辆最核心的部件逆变器里挖出一个秘密:特斯拉没有使用传统的硅基材料,而是用一种叫碳化硅(SiC)的神秘物质取而代之。
更让他们倒吸冷气的是,这个重量仅4.8公斤、性能碾压竞品一倍的革命性部件,命脉竟被一家年收入不到4亿美元的小公司死死掐住。 这家公司叫CREE,后来改名为Wolfspeed。
拆解报告显示,Model 3逆变器中的碳化硅MOSFET芯片总重量不到日产聆风的一半。 当时全球60%的碳化硅晶圆产能都握在Wolfspeed手里,半导体公司想拿货得排队。
2017年,曾在德州仪器干了28年的芯片老将Gregg Lowe执掌CREE大权。 Model 3的拆解热潮像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了他。
2018年Gregg Lowe公开宣称要让公司半导体业务五年内翻倍,用他的话来说:"这让我想起丑小鸭变成美丽天鹅的画面。 "
Wolfspeed真的开始变身。 2017年到2021年,其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从10%飙升到53%。 2021年,公司直接把最赚钱的LED业务卖掉,连名字都改成了旗下半导体部门的名字Wolfspeed,孤注一掷豪赌碳化硅。
命运跟Wolfspeed开了个残酷玩笑。 改名后的三年里,公司股价从130美元一路崩到1.3美元,小数点向左挪了两位。
在电动车普及前,碳化硅市场小得可怜。 Wolfspeed的优势在碳化硅晶圆制造,这是个典型的重资产"兵家必不争之地"。
Model 3每辆车大约消耗100-150颗碳化硅芯片。 一片6英寸晶圆只能切出约300颗芯片,意味着每辆电动车就要吃掉半块晶圆。
2021年全球电动车市场突然爆发,销量增速高达109%。 一夜之间,碳化硅从冷门货变成香饽饽。
Wolfspeed当时手握两个选择:继续扩张成熟的6英寸晶圆产能,或者冒险投入8英寸晶圆量产。 6英寸扩产见效快,8英寸才是未来晶圆尺寸越大,单位成本越低。
2012年Wolfspeed就实现了6英寸量产,比对手早了五年。 2017年同行刚追上6英寸技术,Wolfspeed两年前就已经展示出8英寸样品了。
2019年,Wolfspeed作出命运抉择:在纽约投资15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的8英寸碳化硅晶圆厂。 这个数字比公司2018年全年营收还要高。
华尔街用钞票投下赞成票。 公司市值从2019年的40亿美元火箭般窜升至2021年的165亿美元。 2022年,莫霍克谷工厂盛大开业,美国总统拜登亲临参观。
2024年10月,CEO Gregg Lowe还在公开场合宣称莫霍克谷工厂"产能提升进展顺利"。短短半个月后,他却黯然下台,公司深陷破产传闻。
冰冷的数据揭穿了谎言。 2024年Wolfspeed营收暴跌12%,莫霍克谷工厂产能利用率仅20%。 股价全年蒸发84.7%,摘得"2024年表现最差科技股"称号。 拜登政府承诺的7.5亿美元补贴成了画饼,公司市值跌回1998年的水平。
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当Wolfspeed孤注一掷砸钱搞8英寸晶圆时,中国厂商在疯狂扩张6英寸产能。 两年时间,一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价格从1500美元断崖式跌至500美元,暴跌66%。
Wolfspeed的8英寸即便量产成功,单颗芯片成本也只能降50%左右。 在价格暴跌的6英寸晶圆面前,这点成本优势根本不值一提。
资金链。 为投入8英寸,Wolfspeed资本开支在2022年高达50亿美元,资产负债率在2023年飙到82%。 这座财务大山最终压垮了巨人。
在电动车领域,碳化硅能提升5-10%的续航里程,这是车企梦寐以求的性能。 当Model 3拆解报告发布七年后,马斯克却在2023年投资者日上高调宣布:"特斯拉要将碳化硅芯片用量减少75%。 "
原因简单直白:成本。 当车企发现每度电的成本竞赛比性能提升更重要时,碳化硅的高价成了致命伤。
中国车企的反应速度令人惊叹。2020年比亚迪在旗舰车型"汉"里装了碳化硅功率模块,2021年蔚来推出采用全栈碳化硅电驱平台的ET7,2022年小鹏G9跟进。
中国供应链模式更让Wolfspeed难以招架。 天科合达和天岳先进专注晶圆制造,扬杰科技搞器件设计,芯联集成负责代工,斯达半攻封关模组。 各环节专业专注,成本越压越低。
2020年代中国碳化硅产能井喷式增长300%。 到2024年,天科合达(17.3%)和天岳先进(17.1%)全球市占率合计达34.4%,已超Wolfspeed(33.7%)。
在日本存储芯片公司尔必达,工程师曾把512M DRAM芯片良率做到惊人的98%,而三星只有83%。 市场最终发现:尔必达高良率背后是产能仅三星一半、设备成本翻倍。
最终三星电子赚着30%的利润率,尔必达只有3%,在金融危机中破产清算,被美光一口吞下。
碳化硅产业链的残酷真相同样如此:当晶圆成本占据器件总成本的60%,所有技术光环都要向成本低头。
2024年的市场给了Wolfspeed最后一击。 全球电动车销量急刹车,欧洲市场萎缩5.3%,美国勉强增长2.1%。
就在2024年6月,这家曾在2018年被捧上神坛的碳化硅鼻祖,黯然提交了破产重整申请。
当华尔街分析师们拆解第一辆Model 3时,他们惊叹于碳化硅的魔力。他们怎么也想不到,仅仅六年之后,这个被他们亲手捧上神坛的巨人会倒在电动车黄金时代的门槛前。
佳成网-国内最大的证券公司-杭州股票配资公司-配资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